公益事業
春蕾集團董事長劉玉芬出身貧寒,卻以最大能力投身社會公益事業,竭盡所能幫助別人擺脫貧困;她沒上過學,卻鼎力救助500余名孩子讀書成才;她歷經磨難,卻時刻不忘給危難中的人們送去溫暖。20多年來,她積極回饋社會,情懷始終如一,行為堅定執著,先后用于助學、助困、救災等方面的公益投入累計已達5000多萬元。博愛、無私、寬厚、仁慈構成了她的高貴品質和高尚人格,她也因此受到了有關方面的高度評價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尊重,多次受到中央、省市領導的親切接見,成為中國婦女界和民營企業家的杰出代表。
致富不忘鄉親,為家鄉謀福祉
創業過程是艱難的,但是,用創業成果回報家鄉父老、支持家鄉發展卻是讓劉玉芬最感欣慰和最具成就感的事情。她捐出的第一筆善款就是用來購買100套桌椅,改善村里的辦學條件;村里吃水不方便,她拿出2萬元為全村家家安裝了自來水;逢年過節,她總要為家鄉的孤寡老人送去一份禮物;市里號召捐資助教,她一次就拿出3萬元;為支持家鄉的板材市場發展,她投資1100萬元,修建了寬30米,長十幾華里的東興大街;為加強板材市場的安全防火工作,她親自與邢臺市武警消防總隊協調,自己投資400萬元,購地28畝,支持籌建了消防支隊,為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有利保障。劉玉芬在發展公司業務的同時,先后為改善當地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投資累計達3800多萬元。
愛灑貧困女童,創辦春蕾學校
1996年7月,邢臺暴發了一場特大洪災。洪災過后,劉玉芬偶然遇到兩個蓬頭垢面、衣衫襤褸、沿街乞討的女童,當得知她們的父母在洪災中雙亡、衣食無著后,她當即決定收養這兩個孤兒。隨后在邢臺市婦聯的支持下,她收養了52名在洪災中失去雙親的女孩。為了使這些孤兒有家住、有學上,她克服一切困難,投資800多萬元,專門聘請任課教師和生活教師,毅然決然地自費創辦了全市乃至全省第一所“春蕾學校”。從此,她不僅負擔孩子們的學習費用,還承擔起了孩子們的生活照料、親情關愛等一切義務。此后幾年里,春蕾學校又陸續收養了20名孤貧女童。這些孩子小的只有7歲,大的13歲,劉玉芬把她們視為自己的親生骨肉,忙完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到“家”里看看她們,督促她們學習,同她們一起娛樂。這些孩子在“春蕾學校”念完中學后,劉玉芬又承擔了她們繼續接受教育的所有學雜費和生活費,直至她們能在社會上獨立生存為止。除了“春蕾學校”外,她還捐助了20多個山區的其他孩子完成學業。這些年來,她用于助學助困方面的資金已超過1200萬元。
情系災區群眾,彰顯無疆情懷
“致富不忘國家,為國分憂解難”是劉玉芬一直倡導的企業理念。一九九八年我國南方發生特大洪水災害后,她踴躍捐款捐物,共計出資25萬元購買棉衣、棉被及食品,不顧旅途勞累親自送到災區人民的手里;2003年春天,非典疫情肆虐中國大地,人民健康深受其害,為支援白衣戰士早日戰勝非典,她個人一次捐款6萬元。
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震災,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。劉玉芬好多天吃不下飯、睡不好覺,她說:因為我們邢臺也經歷過大地震,我們也曾經受過這樣的傷害。她惦記著那些災區的孩子——失去了親人,失去了家園,受到了驚嚇,孩子們怎樣才能擺脫黑暗的陰影?特別是她想到災區的孩子們沒學可上、沒書可讀,心里很不是滋味兒。當她得知中國兒基會正在異地安置災區兒童的消息后,立即決定要接收100名災區兒童到邢臺來學習、生活,并利用5天時間騰空了一座3層辦公樓,投資900多萬元給每間宿舍配上空調、軍用被褥、櫥柜等,新建了食堂、餐廳、浴室、籃球場、微機室,購買了5部豪華中巴車專門用于接送學生上下學。經過一個多月的奔波、爭取,在全國婦聯和中國兒基會的大力支持下,劉玉芬終于在2008年7月10日將位于四川地震重災區青川中學的100名孩子親自包專機接到她在邢臺精心籌建的“家”中,并安排到邢臺最好的中學—邢臺市第七中學就讀。為讓孩子們盡快走出地震的陰影,享受到“家”的溫暖,劉玉芬還專門為他們請來了專職心理醫療師、輔導老師和四川籍廚師,為他們提供全方位服務,還為100名學生進行了體檢,建立了健康檔案。2009年6月14日,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、全國婦聯原主席、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、副省長姜德果、省人大副主任馬蘭翠等領導專程赴邢看望了在春蕾學校生活、學習的孩子們,并為河北春蕾集團頒發了“公益明星企業”牌匾。
愛心助春蕾,圓夢求學路
2014年8月,在全國婦聯、春蕾計劃行動二十五周年之際,河北省春蕾計劃二十年之際,在各級婦聯支持下,河北春蕾集團與河北省婦聯、邢臺市婦聯共同成立春蕾愛心班,又將81名不同年級的孤兒和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接到春蕾愛心城生活、學習。春蕾集團派專人對學生們的衣、食、住、行進行全天候照看,為孩子們專門配備中巴車接送孩子門上、下學。上學期間春蕾學校的管理老師們每日早、中、晚往返6次接送孩子回愛心城吃飯,再加上晚自習往返兩次,不辭辛苦,一切都是為了孩子。為了孩子們的求學路,春蕾學校精心布置,給了孩子們一個溫暖的家,營造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。
“國就是家,我是家里人,為國分憂,為民解難,是我最大的愿望和幸福”。 這是劉玉芬的口頭禪。在精心經營企業、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,她熱心公益事業,愛心回饋社會,以撫危助困為最高追求,從中體味著、實現著、享受著人生的價值。